在中宁国际枸杞交易中心A区的中宁枸杞农民自销区,农户三三两两地把枸杞放在一旁等待买家问价,这些枸杞大多是“混货”(即农户采摘下来晒干,但还没有上生产线分拣、分等级的枸杞),质量参差不齐,其中有些更混杂了很多颜色发黑的枸杞,这些被卖家们称为次货。 它是“药食”同源的一个品种;它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保健品当中,然而在它“漂亮”的外表下,却悄然隐藏着一个食品安全隐患:近几年,尽管监管部门多方清扫,但用硫磺熏蒸枸杞却一直禁而不绝。 南都记者日前在广州清平药材批发市场、一德路以及超市随机抽取了5个样品送检,结果发现其中两个样品存在二氧化硫超标的情况,其中某大型超市抽取的散装枸杞样本被检测出超标近5倍,一德路随机购买的枸杞二氧化硫超标近16倍。 这些超标枸杞究竟是如何流入市场的?南都记者深入全国最大的枸杞集散地中宁县调查了解到,硫磺枸杞在黑市几乎可以轻易买到,更值得注意的是,另一种禁用于枸杞的添加剂——— 亚硫酸钠,也被添加在枸杞生产过程中用以“提色”。 二氧化硫严重超标 硫磺是一种古老的用于中药防虫的药物,但由于硫磺熏蒸或浸泡中药材的加工方法会导致药材残留二氧化硫等有毒有害物质,我国早已明文规定,禁止用硫磺熏蒸中药材。 现行《药品管理法》第四十九条规定:使用硫磺熏蒸的药材,应按劣药论处。此外,《国家药典》2000年版本亦规定,除山药外,其他所有中药材不能使用硫磺熏蒸或浸泡。2005版《国家药典》则进一步删除了山药加工中使用硫磺熏蒸的方法。 为了解目前流通市场硫磺枸杞的现状,南都记者在药材批发集散地一德路和清平药材市场随机各抽取了两个样,然后在中山五路的某大型超市抽取了一个样品送往广州分析测试中心检测。 在一德路和清平药材批发市场,所有档主都表示,自己的枸杞绝对没有用硫磺熏蒸。然而结果却是,在一德路,南都记者随机购买的零售价为25元/斤的枸杞样品,二氧化硫的检测量为799m g/kg,按照国家标准《枸杞(枸杞子)》(G B /T 18672-2002)的规定,枸杞二氧化硫的含量应小于50m g/kg,该样品超标15.98倍。而某大型超市所销售的散装枸杞高达60元/斤,但抽检结果竟显示二氧化硫检测值为245m g/kg,超标近5倍。 有关过量使用硫磺熏蒸药材对人体的危害,学术界已有大量论断。西南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马超英向南都记者表示,硫磺本身是一种中药,能够处理药材,有杀虫、防腐、漂白的作用,但同时含有毒性,其中的重金属成分对人体很多器官、身体功能都有损害。 “用硫磺熏蒸药材的方法早已存在,但以前没有标准,很多人习以为常地用就没有发现害处,但用久了、用量大了,会对人体有很大伤害。”马超英表示。 打磺枸杞藏身地下交易 市面上流通的枸杞,究竟多少“含硫”?这些硫磺枸杞是怎样生产、流通的?打磺枸杞为何屡禁不止?南都记者前往全国枸杞的集散地宁夏中宁县展开调查。 中宁县的中宁国际枸杞交易中心,是全国最大的枸杞交易市场,这里除了销售中宁枸杞,还集中着甘肃、青海、新疆等多个产区的枸杞。 初春3月,离新一季枸杞的采摘还有3个多月的时间,但早上9点钟的中宁国际枸杞交易中心已是人头攒动。各地的枸杞买家、当地收购枸杞的经销户,还有中宁以及其他枸杞产区大大小小的农户聚集在这里。在A区的中宁枸杞农民自销区,农户三三两两地把枸杞放在一旁等待买家问价,这些枸杞大多是“混货”(即农户采摘下来晒干,但还没有上生产线分拣、分等级的枸杞),质量参差不齐,其中有些更混杂了很多颜色发黑的枸杞,这些被卖家们称为次货。 “硫磺枸杞工商查得很严,这个市场不敢卖,一般都是地下交易的。”当地一名枸杞经销户贡博(化名)告诉南都记者,因为打磺枸杞的颜色很红,工商局从肉眼就能判断出来。 “这几年一直都在查。”钟宁(化名)是中宁人,家中也种植枸杞,以前一直供给枸杞贩子,不过从2012年开始,钟宁转向开淘宝店自己卖。“我们自己种的枸杞没有打药,卖相不好,卖给枸杞贩子卖不起价。”钟宁所指的“药”,包括了硫磺、枸杞红等等。钟宁说,虽然政府部门这几年一直在严查,但多在中宁最大的枸杞交易市场中查,所以小贩现在变成了偷偷收购。至于农户晾晒枸杞的源头,钟宁坦承,相关部门不会到农户家里查,所以农户用硫磺熏蒸枸杞不用像小贩一样偷偷进行。 而在另一个枸杞经销户董浩(化名)那里,贡博和钟宁的话得到了进一步的验证。“打磺枸杞你见不着,但也能见得到。”董浩这句看似矛盾的话恰恰道出了打磺枸杞在源头销售的隐秘性。“这个交易中心不能卖,但是如果你要,我可以拉你去看货,要几吨就有几吨”。 事实上,打磺枸杞隐身于中宁这个全国最大的枸杞交易市场。“这个市场也有磺货,都码在枸杞堆里,大家彼此都知道底细,只是互不干涉,如果查出来是要被没收的。”一位在交易中心销售枸杞的农户晋生(化名)告诉记者。 在农户自销区,枸杞贩子贾勇(化名)殷勤地向枸杞买家们兜售身边的几袋枸杞。“这是中宁的枸杞。”贾勇表示。不过当南都记者表示要寻找一些品相和颜色好一点的枸杞时,贾勇把记者带到了20米开外的地方。 那里都是大片成袋成袋装好的枸杞,且都盖上了一层塑料布。贾勇给南都记者打开其中一个袋子,只见袋中枸杞的颜色明显要比其他枸杞鲜红得多。 对于这样的枸杞,贾勇的报价是17元/斤。贾勇并不避讳这些枸杞是用硫磺熏蒸过的,更提醒记者自己不要吃、也不要检测色素这个指标。在这几袋枸杞旁边,散落着一小堆枸杞,其颗粒大小相仿,但是夹杂着众多颜色发黑的枸杞。“一般情况下大家都不愿用硫磺熏枸杞,都是遇到下雨天才这样做。”贾勇表示,这些发黑的枸杞是没有用硫磺熏蒸才变成黑货的,这样的枸杞不值钱,一斤的价格就几块钱。但用硫磺熏蒸出来的就是漂亮货,能卖高价。 这几年,国家监管部门一直在查处硫磺枸杞,贾勇给记者支招:“这个货如果在专卖店卖会很赚钱。不过卖的时候要防着点,最怕政府查。如果没查出来,它比本色枸杞还好卖。”贾勇称,在兰州等市场,这样的枸杞因为颜色好,能卖出40块一斤的高价。 南都记者从贾勇处购买了两斤这些开价17元/斤的枸杞送检,抽检结果令人吃惊,其二氧化硫含量高达2280m g/kg,超标45 .6倍。 对于硫磺枸杞藏身黑市的状况,中宁县政府相关人士向南都记者表示,中宁县是全国枸杞的集散地,来自全国各地的枸杞(尤其是青海、甘肃、内蒙、新疆)都有。“从周边市场来看,过去的甘肃、四川荷花池、北京是主要的硫磺枸杞销售批发点。” 烘干技术覆盖面不足 无论是市面上的随机抽检,还是中宁县的实地走访,打磺枸杞似乎随处可见。然而面对这种现象,政府部门和专家们却给出了截然不同的说法。 中宁县政府认为,现在硫磺枸杞在逐年萎缩,没有市场,农户也就不生产了。 宁夏农林科学院枸杞工程中心主任曹有龙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用硫磺熏蒸枸杞主要为了防止霉变,因枸杞一受潮就容易吸水。“现在枸杞采摘下来,经过清洗和脱腊,用烘干机烘干18个小时就可以完成,不论天气状况都可以达到很好的烘干效果。烘干后的枸杞水分含量很低,在13%以下,根本就不会出现变色的情况。”曹有龙认为,现在枸杞的烘干技术已让枸杞不再需要用硫磺熏蒸。 农业部枸杞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主任张艳向南都记者强调,用硫磺熏蒸出来的产品颜色很鲜艳,很容易看得出来,所以用硫磺熏蒸现在是越来越少。“一些大企业生产的枸杞,包括上超市销售的枸杞,硫磺熏蒸这个问题基本上没有。” 一方面是烘干技术完全可以防止枸杞霉变,另一方面是硫磺枸杞依然可以轻易找到踪影。这种矛盾的现象原因何在? 在西南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马超英看来,这与当前枸杞的监管和生产、流通模式密切相关。“在药材方面,国家监管得相对比较松,因为很多药材,农户可以拿到集市上卖,也很难监管。目前国家药监局主要是监管企业,但是药材是可以在集市上作为农副产品出售的,因此很多人都会钻这个空子。” 南都记者走访广州多个渠道发现,除了在超市、药店、专卖店等销售的产品有包装,并且包装上有明确的厂家地址、联系电话之外,广州的清平药材批发市场、一德路等枸杞销售的主要集散地,枸杞大多以数十斤的规格装在透明的大塑料袋中销售,袋子上没有任何的文字说明,甚至连枸杞的产地都不知道。 晋生向南都记者表示,当前枸杞的流通会经过几个环节,首先是枸杞贩子从农户中收购枸杞,大客户从枸杞贩子手中收购,然后送到加工厂加工分级,这些加工好的枸杞会再分销到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档口。源头难以追溯也让这种违规行为被查风险大为降低。 张艳也坦承,因为枸杞散户种植比较多,七八月份阴雨天,枸杞没法晾干,不排除有些农户会用硫磺来制干。虽然主产区和大企业在使用和推广烘干机,但自然晾晒也存在,“枸杞生产目前还是家家户户种植的比较多一些,以个体农户经营为主”。 中宁县政府也承认,枸杞用硫磺熏蒸,主因之一是种植比较分散,成熟的烘干技术事实上覆盖面并不大。 这样的产业大背景,也让硫磺枸杞变得禁而不绝。“背后主要还是经济利益驱使。”马超英表示,不使用硫磺也有别的办法烘干,但经济上耗费更大。反观硫磺烘干成本低,方式简便。 马超英的这个观点从枸杞农户的矛盾心态中可见一斑。“用硫磺熏也是没有办法的事,遇到下雨天,如果不用硫磺熏枸杞要发黑。”钟宁表示,这样的枸杞要扔掉,一毛钱也卖不到。而董浩则表示,打硫磺的另外一个好处就是,枸杞可存放的时间会比较长,而且颜色不会变,也不长虫子。 硫磺枸杞未来是否有可能完全退出市场?这或者更多地取决于烘干技术和设备在枸杞农户中的大面积覆盖。中宁县政府透露,去年下半年,中宁县政府已计划每年补贴新建2000座枸杞烘干炉(每座日烘干2吨规模),计划通过3-4年的时间实现枸杞烘干设备的全覆盖。 “亚钠”潜行 事实上,除了使用硫磺熏蒸,南都记者在调查中进一步发现,另外一种添加剂———亚硫酸钠近年来也被悄然用于浸泡枸杞的过程中。 “这个没打硫磺,但是用了一点点亚硫酸钠浸泡。”晋生指着其销售的一袋甘肃枸杞告诉南都记者。枸杞贩子董浩也向记者坦承,其叫价35元/斤的枸杞也用了“一点”亚硫酸钠浸泡。 枸杞农户口中所指的亚硫酸钠究竟是什么?“亚硫酸钠可以用于食品工业中,作漂白剂、防腐剂、疏松剂、抗氧化剂,譬如可以用于猪肉的提色。”暨南大学食品研究中心主任傅亮告诉南都记者。 而张艳告诉南都记者,焦亚硫酸钠是一种食品添加剂,用于枸杞制干过程中。“枸杞制干需要脱腊的处理,一般是用食用碱,但是用食用碱处理可能没有加入少量的焦亚硫酸钠色泽好,同时焦亚硫酸钠也能起到一个防虫防腐的作用,有些农户会在制干过程中少量加入。” 亚硫酸钠以及张艳口中的焦亚硫酸钠能否添加到枸杞中,这种物质对人体健康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中宁县政府认为,如果将枸杞作为食品来用,国家规定其检出(用置换出的二氧化硫衡量)为150m g/kg(亚硫酸钠),所以说这种物质还是允许使用的,但超量的时候是有害的。 南都记者翻查《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 B 2760-2011)发现,亚硫酸盐、焦亚硫酸盐等亚硫酸盐可添加到30余种食品中,作为漂白剂、防腐剂之用。其中蜜饯凉果的最大使用量为0 .35g/kg、饼干中的最大用量是0 .1g/kg、淀粉糖和葡萄酒的限量为0 .04g/kg和0 .25g/L。但在允许使用的类别中,并不包括枸杞。 “原则上是禁止使用的。”张艳指出,因为枸杞生产过程并非全是规模化的企业生产,而是比较作坊化,用量上无法进行很好的控制,因此一旦允许使用,很可能会超标。“所以针对枸杞的标准是完全禁止使用的,但也不可避免一些农户会用一点。”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监管层面将添加亚硫酸钠定义为违法行为。按照2012年颁发的《“中宁枸杞”品质品牌保护办法》(下称《办法》),其对中宁枸杞的加工标准如此规定:最大限度地保留食品的自然属性、营养和原汁原味,并避免在加工中受到二次污染。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禁止用硫磺熏枸杞干果。《办法》同时明确,会严厉查处硫磺熏蒸枸杞、亚硫酸钠浸渍枸杞的违法行为,坚决禁止农残和重金属超标的枸杞进入市场。 针对亚硫酸钠的使用,中宁县也进行过一番整顿。2012年3月,中宁县工商行政管理局呈报了《“中宁枸杞”市场全面清理正、大家维权工作实施方案》报告,方案指出要“从根本上遏制假冒中宁枸杞、硫磺熏蒸枸杞和使用亚硫酸钠制干枸杞危害社会、损害消费者切身利益的违法行为”。此后,中宁县开展了一项“百日行动”,对枸杞市场进行了专项清理整顿,其间大量发放《硫磺熏蒸枸杞、亚钠浸渍枸杞制干后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等宣传材料,对枸杞种植用户大力普及两种添加剂危害的知识,同时查处了5户经销亚硫酸钠的农资店,收缴167袋亚硫酸钠,移交工商部门处罚。 当南都记者向检测机构表示要检测枸杞中的亚硫酸钠含量时,工作人员表示“检测不到”,因其并不在允许添加之列,找不到相应的检测标准。不过按照G B2760-2011,食品中亚硝酸盐的最大使用量以二氧化硫残留量计。这意味着无论是硫磺还是亚硫酸钠,若其在枸杞中使用,残留量最终体现在二氧化硫这个指标上,也就是说,如果枸杞中的二氧化硫超标,其可能是用硫磺熏蒸,又或者是既使用硫磺熏蒸同时又添加亚硝酸钠浸泡枸杞的共同结果。 南都记者再从晋生和董浩处购买了两个均称没有用硫磺熏蒸,但用了一点点亚钠的枸杞样品,其二氧化硫含量分别为19.5毫克/千克和21.4毫克/千克,并未超过枸杞标准中对二氧化硫的限量指标。 张艳认为,二氧化硫问题没有那么严重,毕竟消费者枸杞的食用量非常小,一天就十几二十颗,即便有一点二氧化硫,它不超标,原则上不会产生太大影响。 不过傅亮就指出,亚硫酸钠同样会致癌,对呼吸道、肝脏、肾脏几乎身体所有器官都有较大的损害作用,摄入量过大甚至会直接导致死亡。“亚硫酸钠在食品上的用量有着严格的规定。”傅亮认为,不谈用量多少,把亚硫酸钠用于制作枸杞是不被允许的。 如同用硫磺熏蒸一样,用亚硫酸钠浸泡枸杞背后同样有着利益的推动。“枸杞打硫磺吃了对人体是有害的,亚硫酸钠对人体也有很大的毒害。”但晋生也坦言,制干过程中添加亚硫酸钠的“好处”显而易见。“如果不加,枸杞的颜色上不来。” 链接
原产地之乱:中宁枸杞的品牌短板 要解决目前枸杞产业的质量隐忧,目前看来任重道远。南都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和其他农产品一样,枸杞行业也遭遇粗放型发展过程中一些不可避免的品牌短板。 中宁县2013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称,中宁国际枸杞交易中心入列农业部定点专业市场,“中宁枸杞”品牌价值跃升至32.86亿元。然而随着“中宁枸杞”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但这个金字招牌也遭受到一些严峻的挑战。 在中宁国际枸杞交易中心,分为A馆和B馆,在里边能找到中宁、青海、甘肃、新疆等各个枸杞主要产区的枸杞。董浩的摊档位于中宁国际枸杞交易中心的A区,即中宁枸杞销售区,记者从其手购买了一个的45元/斤的枸杞样本,该样本颗粒极为硕大。“当地人都选这个,只加了一点食用碱。”董浩表示。 事实上,晋生和贡博都表示,那不是中宁的枸杞。“你上当了,这是青海枸杞。”晋生表示,中宁的枸杞颗粒没有那么大,属于条形货,而青海枸杞是圆形货。 贡博指出,因为中宁枸杞的颗粒偏小,往往还卖不过外地货。 虽然有着巨大的产区知名度和中国驰名商标的金字招牌,但卖相不讨好,这也给了其它产区的枸杞一些“运作空间”。“这里青海和甘肃的货非常多,中宁枸杞的量没有那么大,只要是从这里出去的枸杞,大家都说自己是宁夏的枸杞,很多从中宁出去的、打了中宁包装的枸杞其实都是外地货。”晋生表示。而中宁县政府的统计数据似乎也印证了晋生的说法,中宁国际枸杞交易中心的年交易量是15万吨,而中宁枸杞的产量仅占1/3。 “中宁枸杞”品牌下,鱼龙混杂,贡博深感忧虑:“我们都有点担心中宁枸杞这个牌子以后是不是要砸了。” “这是一种负责任的说法。”中宁县政府也认可这种担忧。中宁县工商行政管理局在一份《关于开展“中宁枸杞”区外市场打假维权行动的报告》的文件中提及,区内外市场出现了大量外地枸杞冒充“中宁枸杞”销售的现象,严重扰乱了“中宁枸杞”的市场经营秩序,损坏了“中宁枸杞”品牌形象。 南都记者了解到,目前“中宁枸杞”的注册持有人是中宁县枸杞产业管理办公室内设的枸杞生产管理站,其对“中宁枸杞”商标实行准用证制和授权区域代理制。 不过据中宁县政府透露,近期中宁县与中科院分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进行了深度合作,将出台中宁枸杞地方标准。随后会对“中宁枸杞”证明商标准用条件进行修订,有相当数量的准用户将被剔除使用资格。 “新办法中将设定,只有持有自主商标且年销量大、在中宁有自建规模化枸杞基地或对接了中宁枸杞基地、可以实现质量可追溯的安全放心的中宁枸杞,才允许使用‘中宁枸杞’证明商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