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打假人把目标锁定在杜嘉班纳(D&G)服饰,因标签标注问题,索赔37万余元。昨天,崇安法院公开审理了此案。崇安法院涉消费者维权案件数量爆发,去年增至52件,同比增长300%,达到前三年案件数量的总和。职业打假人作为原告的案件占90%左右。民一庭法官肖俊杰表示,大部分普通消费者遇到纠纷,自行与经营者协商、消协调解、工商调解即能化解纠纷,诉讼到法院的以职业打假人居多,且其不断拓展打假范围、标的。为了解更多职业打假人的新情况,记者找到了锡城的职业打假人,并走访了几家超市。调查发现,现在的打假所得不菲,更多的80后加入到打假团队中,设局打假的情况也逐渐显露。
案件标的额变大,打假人“瞄准”大品牌 昨天,高某拿着7件杜嘉班纳的衣服向记者吐槽,去年3月至4月,他在恒隆广场杜嘉班纳店花124200元,买了裙子、开襟衫等服饰。高某购买时录了视频,“销售人员说,原毛是最好的一种毛”。经了解,“原毛分很多种,兔毛、羊毛都能算原毛”。所买的衣服有的标注成分含有水晶。“其实是玻璃,违反了我国服饰的强制标准。”高某认为杜嘉班纳品牌“涉嫌以假乱真,以次充好”,欺诈消费者。 高某向无锡工商局崇安分局举报。工商部门受理后委托江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纺织工业产品检测中心对高某所买的服饰进行检测,根据检测报告,高某购买的服饰均系不合格产品,但未出具证明。高某认为恒隆杜嘉班纳店作为服饰的销售商,销售不合格产品,欺诈行为侵犯了他的合法权益。无锡杜嘉班纳店的总公司在上海。高某将两家公司告上法院,要求返还货款124200元,请求法院判令两被告赔偿货款的三倍损失372600元。 被告律师直言,跟高某打过多次交道,高某为职业打假人,不属于新消法的保护范畴。涉案服饰的标签标注的确不符合中国标准。这是产品在进口过程中,翻译问题造成的。“原毛的翻译应为新生羊毛。标注的水晶是氧化铅含量24%以上的人造水晶,虽不同于国人对水晶的认知,但符合欧盟的标准。这都是根据意大利文、英文直接翻译而成的。”标签标注不存在虚假,更不构成欺诈。去年下半年,总公司就凡进口至中国的服饰,都重新进行了成分鉴定,光这一项费用就高达200万元。本案在进一步审理中。 打假人“学问”足,电商被诉将爆发式增长 郑某是一名律师,去年11月通过第三方交易平台向一家电子商务公司购买了貂绒毛线,总共花费5121.6元。郑某把购买貂绒线的事告诉了朋友。朋友表示,不存在“貂绒”这个纤维术语,一般是用兔毛冒充的,兔毛是毛茸茸的材质,B纱成分也不实。 可以断定的是,“貂绒”不是纤维术语的成分,不过是噱头。这家注册在崇安区的电商,以次充好,虚假宣传欺骗消费者,误导消费者购买,通过销售谋取不正当非法利益。郑某为此告上法院,要求退货,并按三倍赔偿15364.8元。其实,郑某在其他法院有就貂绒起诉的相关案件。最终经法官调解,本案的被告退还郑某价款5121.6元,并赔偿损失5121.6元。 肖俊杰表示,随着电子商务规模不断发展,网上交易数量激增。新民诉法司法解释施行,消费者通过网络信息平台购买,进行网上支付的消费纠纷,以买受人住所地为合同履行地。双方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也就是说,消费者注册时,要关注网络交易平台是否提醒,发生争议选择哪个法院,哪种争议解决方式等约定。否则,网购外地的商品,发生纠纷,消费者在本地就能打官司维权。“今后,这类案件肯定呈爆发式增长。” 肖俊杰提醒,消费者要注意商家是否进行实名登记,找正规的网络信息平台,慎重点击小广告链接。发生纠纷后,消费者要注意证据保全,留心经营者偷改商品描述。尤其购买金额较高的商品,消费者最好截屏,或保留与店小二的谈话记录。他呼吁,网上消费争议协商解决机制的建议、完善,第三方平台承担连带责任,先行赔偿,共同参与打假维权。 “设局”打假求索赔,方便面竟成重灾区 “超市的理货员会定期清理货架上的过期商品。但是总能从各个死角里冒出过期的东西,有人以此向我们索赔。”“食用油里面长出头发了,南北货里面有小虫子,花样特别多。虫子根本不可能长在南北货里的,不知道是怎么进去的,但是我们只能赔。”滨湖辖区内的几家连锁超市近年来“叫苦不迭”,面对记者,客服们显得情绪激动。客服介绍,这几年,基本上每月都有两三起职业打假人的投诉,“这些打假人以外地人居多,尤其在春节前,超市的过期食品突然变得特别多”。 某超市的客服表示,打假人会经常来超市转悠,把还有一两天就过期的食品买回家,转身开始和超市“纠缠”,双方协商一个“合理”的赔偿金额。“只要打假人觉得赔偿金合理,他们拿钱走人不继续闹就可以了”,客服无奈地表示,“我们要做生意的,只能赔偿他们”。 超市销售的方便面成了打假人“设局”的重灾区。“方便面上的保质期是碳写的,很容易擦掉。打假人自己抹掉以后投诉购买的食品没有保质期,要求一赔十”,一名超市的经理有些气愤地说,“我们去仓库查验,发现库存的方便面上的保质期都很全,怎么就是他们买到的没有呢”。记者从荣巷工商所了解到,类似这样“设局”要求赔偿的事情的确出现过,但并不多。荣巷工商所工作人员介绍:“打假人因为高额的赔偿金,有时候甚至设局索赔,但是当事双方举证不同,打假人仅提供小票和实物,而经营者提供不出从产品源头到货架的一系列票据,举证不足,所以最终还是以经营者赔偿了事。” 打假人收入不菲,80后加入打假团队 “一个职业打假人一年有能赚30万元的”,荣巷工商分局工作人员介绍,“这样的收入的确算高了,所以有些以前做白领的,现在也辞职搞打假了”。据了解,目前锡城的职业打假人一般都不是无锡本地人,老打假人平均年龄40岁左右,学历几乎都在大专以上。最近一段时间,打假队伍里出现了新面孔,有了80后打假人。“新”打假人的学历基本都是大学本科毕业,虽然目前这批“新”人在专业知识上比起“前辈”还要差一点,但成长的速度不慢。 周某不到30岁,几年前辞职了,在无锡做起了职业打假人。“我做打假人首先就是看中他的利润”,面对记者,周某直言不讳,“做打假人工资高而且还能对商品食品行业起到监督作用”。选择以打假为业的他介绍,自己日常的工作就是去各个超市“转悠”再加上“写材料”。“一天至少工作10个小时,也没有节假日的说法”,他说自己主要负责查看食品添加剂和送检环节,“每天至少5个小时是在超市转悠,猪肉脯里面有没有亚硝酸钠,鱿鱼丝里面有没有山梨糖醇,每种食品我都会非常仔细地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