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 广州市至信防伪科技有限公司 天臣集团 广州申悦防伪技术有限公司 品牌卫士
倾松防伪 上海中商 中江科技 通盈科技

[社会热点] 冒牌期刊屡打难禁根源何在

[复制链接]
查看2174 | 回复1 | 2013-7-9 18:40: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亲,你还没有登陆哦,无法享受到更多服务的,马上登陆。如果还没有帐号,请立即注册

对于像李龙(化名)这样的受骗投稿者而言,除了损失数千元的版面费之外,还错失了发表论文的机会,进而,可能影响到他们的年度考核、科研项目结题、毕业升学乃至职称评定等。

    2012年5月,李龙遭遇冒牌“《中华全科医师杂志》”骗局,未能完成“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两篇”的指标,耽误了职称晋升的机会。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编辑部编务马宇(化名)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他也曾接到高校医学院的学生反映,对方称误信造假者的稿约,交了钱却没发表论文,导致毕业延期。

    “那个学生希望编辑部帮助他维权,但我们只能劝说他自己去报案。”马宇说。

    记者发现,在各地“扫黄打非”办公室近年来公布的典型案件中,以发表论文收取版面费为主要犯罪手段的占了相当比例。

    以2011年全国“扫黄打非”十大案件之一的海南海口“2·16”非法出版期刊案为例,公安机关从现场查获《中国全科医学》、《中国教育研究》等20种非法期刊和《中国医学论坛报》等4种非法报纸共计1.8万余册(份)。经查,该团伙自2004年以来通过电子邮件,以刊登论文索要版面费为手段进行诈骗,累计获利达400多万元,受害人超过两万人。

    2012年7月,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案件督办处副处长车壮丽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当前涉及假期刊案件多发,举报假冒正规期刊发表论文诈骗钱财的案件线索比较突出。

    “举报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上当受骗的普通群众,主要集中在医院医生、学校教师和在校大中专学生等。另外就是被假冒了的正规刊物的主办方,主要是医学医疗类和教育研究类的期刊。主要是这些期刊被假冒以后,他们的正规记者编辑在约稿时被质疑误解,进而影响到正规刊物的编辑出版。”车壮丽说。

    为什么冒牌期刊屡打难禁,而有些投稿者明知对方是冒牌期刊,仍抱有侥幸心理要去花钱投稿?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反非法和违禁出版物处处长狄晓天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科研人员、高校学生等群体存在论文发表的巨大需求,而目前合法学术刊物的数量有限,难以满足相关群体的论文发表需求。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沈阳也在其研究中指出,由于核心和权威期刊版面有限,导致核心和权威论文指标价格高昂,不法分子铤而走险,大量炮制难以分辨真假的非法学术期刊。

    而早在2007年,上海理工大学学术期刊收费情况调查研究课题组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当时学术期刊版面的需求数量(约480万篇/年)大大高于供给数量(约100万篇/年)。

    “版面需求和供给的严重失衡……所形成的巨大利益空间,导致了‘非法办刊’、‘版面出租’、‘论文中介’、‘李鬼杂志’等不合法现象的产生。”上述调查报告写道。

    有出版界人士告诉记者,论文刊登和发表的供需不平衡是不法期刊存在的表象,新闻出版行政主管部门打击不法刊物,只能算是在下游净化出版环境;要真正治理非法期刊的乱象,还得从源头抓起。

    “在我国,发论文需求最多的两个群体,一是医生,二是教师;非法期刊的造假者也主要瞄准了这两个群体。因此,如果卫生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能从源头上优化对医生和教师的职称晋升和科研考核标准,非法期刊的乱象就能得到较好地解决。”该人士说。

    记者发现,1979年由原卫生部颁布的《卫生技术人员职称及晋升条例(试行)》,就规定了对主任级、副主任级卫生技术人员有“科学论文或著作”的要求。而目前各省(区市)对卫生技术人员职称评定中,都有具体的论文发表指标。

    2012年刚从上海某高校医学院毕业的叶永(化名)告诉记者,根据他所供职医院的要求,从住院医师起步的他想要申请主治医师,需要发表至少1篇SCI论文。

    叶永告诉记者,一些临床医师的科研论文做得好而疏于临床治病,这并不是小众现象,“整个导向是这样,晋升完全靠文章和课题”。

    曾在美国进修的北京协和医院骨科医生余可谊介绍,美国的医生在非学术性医院被分为类似于住院医师和主治医师的两个级别,其后并无类似中国的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职称,只有在大学医院等学术性医院需要晋升副教授、教授。两者的体系是截然不同的。

    “合理的医学职称评审体系要考虑医生的专业化分工。”余可谊表示,临床医生的特长是看病而非基础研究,但目前的职称评审和科研考核体系要求所有医生都要在科研和写论文上花费很多精力,这种做法实际上并不科学。“这甚至造成有些医生科研非常好,但不太会看病的情况,这就没有必要了。”

    余可谊的前同事,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医生于莺于今年6月初提出辞职,一度引起媒体的广泛关注。这位有着“急诊科女超人”昵称的人气医生,在辞职理由的第一条就写道:“不和科研考核大夫的评判体系玩了,我玩不过。”



手机扫码浏览
贡献值排行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周小姐 | 2013-9-30 01:50:05 | 显示全部楼层
找到好贴不容易,我顶你了,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