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消法》加大了对商家欺诈行为的赔偿力度,将过去的“退一赔一”变为“退一赔三”。对职业打假人而言,无疑将会有更多的“获利空间”。据记者了解,目前,活跃在市场上的职业打假人们已“磨刀霍霍”,准备迎接打假“黄金期”。
当年,以王海为代表的国内第一代职业打假人让普通市民懂得了什么是“消费维权”。凭借《消法》这把“尚方宝剑”,职业打假人从最初的“小打小闹”到今天的“重磅发力”,打假范围也逐渐发展到食品、保健品、医疗器械、家用电器、通讯产品等各个领域。
“最近几个月,我们接到很多咨询电话,问题问得很专业,应该是职业打假人。”市消委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加大消费欺诈赔偿金额将明显激发消费者的维权热情,同时很多职业打假人也闻风出动。
实际上,稍有职业水准的打假者都在关注新《消法》的推进,很多人也非常敏锐地意识到新《消法》修改之后,给打假维权带来了更大的空间。
陈志(化名)就是在新《消法》内容颁布之后,打电话咨询的一位职业打假人。陈志称,新《消法》并没有将职业打假人排除在消费者范畴之外,即“知假买假”并不影响主张赔偿权利。这一点,让陈志心里很踏实。因此,新《消法》实施之前的这段时间,他正在和“小伙伴们”一起研究新的条款。
在陈志看来,除了赔偿更高,维权成本降低也是新《消法》的一大亮点。今后,消费者的维权之路将更加平坦,他们的职业打假也将进入一个“黄金期”。
陈志举例称,比如,过去买一台价值1000多元的空调,要自己拿去质监部门检测。去掉检测费用,按照老《消法》的“退一赔一”来算,忙活几天,并没有多大收益。但新《消法》规定,耐用消费品6个月内发现质量问题,由商家负责举证,这样就免去了打假者的检测费用,时间成本、财力成本也就降低了。
“新《消法》实施后,一些过去不好碰的领域,也将成为我们下一步打假的对象。”陈志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