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 广州市至信防伪科技有限公司 天臣集团 广州申悦防伪技术有限公司 品牌卫士
倾松防伪 上海中商 中江科技 通盈科技

[社会热点] 淘宝卖家公开兜售“假证” 畸形供求关系顽固存在

[复制链接]
查看4250 | 回复0 | 2014-5-4 10:18: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亲,你还没有登陆哦,无法享受到更多服务的,马上登陆。如果还没有帐号,请立即注册
  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又到毕业求职季,名校毕业证书、四六级证书、C1驾驶证这些都可以给求职者加上不少砝码。灰色膨胀的需求催热了畸形的办证行业。记者调查发现,淘宝网一些卖家竟然堂而皇之地做起了办理假证的业务,生意还十分红火。

  淘宝卖家公开兜售"假证"
  在淘宝网搜索"办证",显示的"宝贝"有71页共2828条。其中有搞笑证书,也有赫然写着"机动车驾驶证"的,商家的真面目不言而喻。
  记者联系了上海销量前十位的淘宝卖家"威龙专业制作工作室",30天售出1989件证书,每件标价20元。客服通过QQ发给记者的资料显示,学生证包邮价50元,目前只能制作武汉大学和华中农业大学本科证书。四六级证书包邮价180元,假证与真证有色差。
  淘宝卖家:别人不查的话,凭眼睛看的话是很难看出的。我们给你做只是给你一次机会嘛对不对?就是别人发现的话也不会当着你的面说你是假的,只会说你这个证件有问题。
  名为"蓝翔先锋"的卖家统一标价10-20元,而实际上教师资格证索要320元。当记者表示价钱过高时,环宇图文制作社的客服说:"几百块有什么贵的。"一语道破买家心态:为解一时之需,花大钱办一张假驾驶证、户口簿、房产证完全值得。
  而翻看买家评价,很容易看到颇有"内涵"的评价:"你们懂的,找了很多人都没帮上忙,这次真是帮我解决大问题了。"当然也有差评:"主要是那个照片太假!到了办票处认出来不就死定了!"
  花费不低办出的假证能做到以假乱真吗?记者花150元向事运通图文工作室购买了一张C1机动车驾驶证。3天后,记者收到了这张假证。在包裹单上,寄件人信息除了"奇先生"以外,必要信息全都为空。记者通过淘宝网物流信息获知他的地址是"上海市浦东新区156弄36号,林先生",显然,这是一个根本查不到的地址,因为并没有标明具体街道。
  淘宝卖家:这个行业,我们不支持退货,这个东西毕竟也有风险的对不对?
  淘宝卖家:这个是高仿,差不多的,90%是一样的。因为中国的国情下做这个东西一般都是差不多可以混,拿去国家一些什么机构去认证的话肯定不行啦。
  那么,到底这张假证能否蒙混过关呢?记者采访了上海长宁区交警大队的李警官:
  李警官:样式是一样的,但是它字体是造假的。一看就是不一样的。
  李警官告诉记者,这样的假证只能是自欺欺人。以往也有驾驶人持假证的情况出现,交警一旦发现会按照法律法规严惩。
  一些买家购买学生证以获得优惠,又能否蒙混过关呢?上海科技馆售票处工作人员说:
  工作人员:我们是不看证的,因为学生年龄是看得出的。如果成人拿着,我们就会看了。但这种情况很少很少。
  工作人员介绍,因为老年人、残疾人、军人全都免票,便有人使用假的残疾证和退伍军人证被发现。
  这种显然是违法的经营行为是如何能够获得淘宝网许可的呢?威龙专业制作工作室客服说出了惊人的一句话:
  威龙专业制作工作室客服:每行都有,卖炸弹的都有,只是你不知道而已。
  本该龟缩在阴暗角落里的灰色生意,竟然毫不遮掩在淘宝网公开兜售,实在让人匪夷所思。那么,淘宝网是否知情、有没有相关打击措施呢?
  记者拨打淘宝网客服电话投诉。客服搜索到了相关网页,但并没有做出相关处理,而是按部就班告知记者匿名举报渠道。
  客服:打开那个宝贝"立即购买"页面,有一个"举报中心",里面有个"举报此商品","举报此商品"中有个"出售禁售品",在那里面发起举报有个"虚假票证"这一项,您可以发起一定举报。
  客服还介绍了《淘宝禁售商品管理规范》对于违规店铺的处罚方法:
  客服:这个处罚措施的话如果是关于出售违禁品这样的一些方面的话,那正常是有一定扣分,有12分、6分等扣分,根据后期客服人员看到他店铺扣分的整体情况来决定,店铺扣分以外这边有删除宝贝和宝贝下架,如果情节严重的也有可能导致封店,这种情况也都会有。
  卖假证的林先生提供的信息证实了这一点。他的店铺开店时间为2012年11月18日。
  林先生:我们这个公司开了12年了,以前我们没在淘宝上弄,前面弄了一些店都被淘宝关了,所以新开了店,刚刚新开的。因为这个东西淘宝查出来不准你卖这个东西。
  上海市工商局长宁分局检查支队分队长张玉峰告诉记者,对于这种违法行为,证据确凿、有商家详细信息的,工商、公安会依法查处。显然,网上现身的假证卖家藏头露尾,要掌握他们的确凿证据难上加难。
  编辑点评:畸形供求关系顽固存在,重拳打假不能放松。
  一些淘宝卖家为什么敢于公开兜售"假证"?明知是"假证",为什么买家依然络绎不绝?核心在于一种畸形的供求关系顽固存在:一方面总有人不愿意努力从正道获得合法的证件,想走捷径,而走这样的捷径除了花点钱,没有任何法律风险可言;另一方面,这样的市场需求,又为不法商家谋取利益提供了机会,他们的违法成本同样很低。同时,法律上、管理上总有漏洞可钻,不法商家"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屡屡得逞。
  显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重拳打假必须常抓不懈,不能是一阵风、运动式的打假,也不应仅仅针对卖家,而忽视了对买家的教育和惩罚。两方面都不应放松!(记者周强 吴善阳 实习记者沈颖婕)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账号

×

手机扫码浏览
贡献值排行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