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收藏界,经常流传着“收藏不打假”的行话,因为这个所谓的潜规则,各种假收藏品在市场上大行其道,造成了“卖家售假不算骗、买家买假不敢说”的尴尬局面。
那么,收藏真的“不打假”吗?收藏市场上又存在着哪些行业和法律漏洞? 不打假是行业潜规则? 昨天,《河南商报》报道了郑州两位老人因购买收藏品而上当受骗的事,但在长期玩收藏的郑州市民楚先生看来,两位老人不是受骗,而是“打眼”了。 楚先生所说的“打眼”是玩收藏的一句行话,意思就是买家将假货看成真货买了过来。 玩了20多年的收藏,楚先生也不可避免地经常“打眼”,两年前,他花了十多万元从一认识的行家手里买了一幅名家书画,后来经鉴定是一幅赝品。 即使是熟人之间遭遇“打眼”,楚先生也并不在意,他告诉记者,这种现象行话叫做“杀熟”。 楚先生说,如果遇到“打眼”,卖家不包退、不包换,并且不包赔,因为这是行规。而一些行家遭遇“打眼”,也不会说出口,只能吃哑巴亏,更不会向卖家索赔,免得被同行笑话。 相反,如果卖家没能识出“宝贝”,让买家低价买走,行话就叫做“捡漏”,卖家也不能讨回。 他表示,“不打假”已是收藏界一个潜规则,自古以来对收藏品的真假,卖方没义务告诉买方,买卖双方全凭自愿,不存在欺诈行为,所以卖赝品并不算骗人。玩收藏就是一种博彩行为,本身存在风险,正是因为带有赌博性质,才使得收藏市场更吸引人。 质疑 行规不应大过法律 记者走访郑州市内收藏市场发现,对于“不打假”的行规看法不一,不过这一行规仍是主流。一位业内人士称,这一行业的魅力就是真假并存,不打假的行规已经流传了几千年。 不过,对于“不打假”的行规,河南收藏家协会副会长袁银龙并不认可。他表示,收藏界从来没有这样的行规,不打假只是行业内少数人的说法。 “玩收藏,说到底是一种买卖行为,既然是买卖,双方就应该诚实守信。”袁银龙认为,卖方必须保证货真价实,如果卖出的是赝品,卖方有义务退还。 袁银龙说,现在收藏市场正是由于这个所谓的行规,造成了“卖家售假不算骗、买家买假不敢说”的不良氛围,不过行规也大不过法律,这种不合理的规则不应该成为收藏界灰色地带的保护伞。 袁银龙说,正因为这些所谓行规的存在,使得收藏市场鱼龙混杂,让更多的赝品、假品充斥着收藏市场。 “收藏市场的水太深了,一般人千万不要轻易涉足。”袁银龙从事收藏30多年,偶尔也会看走眼,他提醒普通市民在购买收藏品时需要更加谨慎。 袁银龙说,前些年“捡漏”的机会还比较大,但现在市场上90%以上都是假藏品,新手很容易上当受骗。 漏洞 拍卖公司“不保真”推波助澜 袁银龙认为,良莠不齐的收藏品公司是收藏市场混乱的始作俑者,而拍卖法的漏洞则成为一些拍卖公司搅乱收藏市场的后盾。 “对于收藏这一行来说,最大的漏洞就是拍卖法不承担瑕疵担保责任的条款,这是收藏市场乱象丛生的最大原因。”袁银龙说。 拍卖法规定,拍卖人、委托人在拍卖前声明不能保证拍卖标的真伪或者品质的,不承担瑕疵担保责任。依据这个规定,目前拍卖行业通行的做法就是不做保真承诺。 “在这些不负责任的拍卖会上,假藏品多半会流拍,但拍卖公司的前期收费是不退的,如果一件假藏品被买家看走眼买走,那么拍卖公司还可以趁机再赚一笔佣金。”袁银龙认为,是拍卖行卖假免责、专家作弊不究等法律漏洞,纵容了整个收藏市场的造假售假行为。 在律师黄文涛看来,免除瑕疵担保责任声明,并不能免除拍卖企业对拍卖标的物的基本审查义务。 “对拍卖标的物,拍卖企业应当对委托人提供的文件、资料进行审核,拍卖企业认为需要对标的物进行鉴定,可以进行鉴定。”黄文涛说。 黄文涛认为,拍卖法是一个专门法,它必须与民法通则等上位法的精神一致,公平交易是一个基本原则,“不保真”很明显不符合这一原则。 收藏品鉴定 遭遇打不了假的尴尬 然而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不单是拍卖公司,就是一些鉴定机构在进行收藏品的鉴定时,也遭遇了诸多困难。 河南收藏家协会一名不愿具名的鉴定专家高先生告诉记者,目前对于收藏品主要由一些民间文物鉴定机构进行鉴定。 而这些民间鉴定机构不需要到文物部门申报,只要到工商部门或民政部门注册就可以。 “由于缺乏行业监管,导致这些鉴定机构和鉴定专家水平良莠不齐,缺乏权威性。”高先生说,有些不规范的鉴定机构不仅经常出现鉴定失误的情况,甚至对鉴定证书进行明码标价。 他表示,这些不规范的鉴定机构所收取的费用,大多是根据鉴定后藏品所能卖出的价格来确定,价格做得越高,相应的收费也越高。 因为民间鉴定机构缺乏权威性,因此在对收藏品鉴定时,遭遇了“打不了假”的尴尬。 黄文涛认为,收藏市场被称为“没有裁判员执法的足球赛”,但收藏市场不能成为打假的盲区,更不该游离于法律之外。 “首先完善收藏行业的法律法规,尤其是对于拍卖法的相关条款需进行完善。”他说。 同时,他建议相关部门应把好市场关,严格收藏品公司和鉴定机构的市场准入,对于存在违法行为的机构进行追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