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对打假不设资源上限,需要多少人用多少人,需要多少钱用多少钱!通过大数据的挖掘,我们已派出很多小组,深度调查假货产业链。阿里打假并不孤单,将有更多职能部门、社会组织一道参与,集全社会之力,共同打假! ————阿里首席风险官邵晓锋
12月23日 阿里巴巴集团联动生态圈的力量,向外界展示了线下线上打假成果,公开阿里的大数据打假模式,并发布线上线下联动打假的未来趋势。这是阿里巴巴成立15年来,首次向社会全方位揭秘其打假的工作机制。 全国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阿里巴巴在打击假货和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做的努力和得到的成果表示高度评价。 阿里巴巴集团CEO陆兆禧表示,我们清晰意识到并坚信,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和普及,不仅是社会经济升级转型的契机,也是全社会共同治理假货的一次契机。阿里呼吁,更多社会力量能加入到打假的协同中来,阿里愿意贡献出自己在这方面所有的经验、能力、技术、资源。 阿里巴巴首席风险官邵晓锋公布,从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11月30日,阿里集团在消费者保障及打假方面的投入已经超10亿元人民币。“只要社会中假货存在一天,阿里对打假的投入就永无上限。”仅2014年前三季度,阿里配合品牌权利人年处理600万条侵权商品链接,配合各级行政执法部门,办理侵犯知识产权案件10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近400人,涉案金额近6亿元。 邵晓锋表示,阿里巴巴会继续会强化技术和大数据的应用水平,跟更多的政府职能部门及机构合作,向外输出数据和信息。“假货是全社会共同面临的问题,阿里巴巴会坚持自己的责任,跟社会各界共同来打假。” 同时,阿里正在考虑,未来定期公布基于淘宝打假数据得出的“全国线下假货分布及流通地图” 内外兼修 联动一切打假力量 阿里巴巴集团目前投入在消费者保障及打假方面的员工超过2000人。阿里集团安全部在内部被戏称为“神盾局”,是一支涵盖“安全技术、数据挖掘、专案打击、品牌合作、消费者保障、投诉受理、商家教育”等数十项重要职能的知识产权保护专业团队。阿里巴巴明年还将追加200人进入打假团队,投入更大的人力物力来有效精准打假。 此外,阿里巴巴还招募了来自全国各地各行业的5400多人的志愿者队伍,负责配合进行日常线上巡查和抽检等。其中,神秘购买抽检制度中“神秘买家”志愿者最受关注。2014年前11个月,阿里巴巴针对消费者投诉、时令商品、政府公示等重点问题,通过“神秘买家”共开展购买鉴定62783批次,涉及食品、保健品、服装、鞋类、小家电等28个行业。 不仅是自身团队和志愿者,与政府部门、知识产权权利人以及普通消费者的合作和联动,才是打假成效的保证。今年前三季度,阿里巴巴协助各级执法部门共破获各类“双打”案件10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近400人,涉案金额近6亿元。 与知识产权权利人的联动层面,阿里建立了一个全球领先的知识产权线上维权通道——“IPR投诉平台”。该平台集合了权利人资质提交验证,权属备份,反通知处理,数据分析等众多功能于一体,目前已经有超过5.6万权利人注册使用。今年前三季度,该系统共受理了各类权利人投诉近54万单,删除近600万件涉嫌侵犯商标权、著作权及专利权的商品。 阿里巴巴与国家多部门联合发起了“打击假冒伪劣、保护知识产权、共创电子商务健康环境”的新型合作模式。公安部已启用了阿里经济案件协作平台,建立起高效快速的案件信息报送通道,阿里巴巴定期整理并上报的售假卖家线索得到了及时查办。此外,质检总局与阿里巴巴在杭州设立了“互联网电子商务产品质量风险监测中心”,知识产权局、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也都与阿里巴巴建立了顺畅的打假维权联动机制。 打假模式 向全社会开放 阿里巴巴在十五年的摸索中,逐渐打磨出一套基于互联网的打假模式,其中最核心的部分是大数据打假。简言之,通过智能图像识别、数据抓取与交叉分析、智能追踪、大数据建模系统等技术,将假货从10亿量级的在线商品中捞取出来。 近年来,阿里巴巴安全技术人员开发的文本识别引擎将关键词过滤升级为语法语义分析,同时引入机器学习算法,取代了人工搜索和经验判断。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信息排查平台,对全网10亿级的商品数据进行全量检索和处置,支持多达60个维度的组合条件筛选,每天消息处理量2亿以上。 “大数据打假系统是在不断进化的,随着数据的丰富变得越来越聪明。”阿里巴巴安全部资深总监倪良表示,发退货、登陆IP、商品文字、图片描述,交易,消费者评价、维权,权利人投诉,甚至是社交媒体数据等16个维度和特征的数据在被提取和交叉分析后,从中剥离出涉假信息……当一切都被能被记录和对比分析时,售假者的行为就会被追踪,变得无处可藏。 目前,通过阿里云大数据处理平台ODPS和机器学习算法研究,阿里巴巴数据团队正在不断优化各种假货模型,已达到实时分析数据每秒1亿次的速度。这些模型对淘宝数百万卖家进行实时评分,识别出具有售假风险的高危用户和售假团伙。 此外,阿里巴巴正在逐步打通淘宝、天猫、阿里巴巴等平台上的账号系统,建立卖家的售假信用体系数据库,当卖家历史记录达到危险值后,就会推送给客服做为处罚的判断依据。 基于此,淘宝网有着严格的卖家的实名审核机制,正在从“实名认证”向“实人认证”迈进。2014年淘宝的实名认证又升级了,根据用户不同情况,额外要求根据指定手势拍照、手持当地报纸拍照,甚至工作人员电话核实等。其中指定手势库有数十种随机手势,不定期地进行手势更新,最大限度避免造假者钻漏洞。 倪良介绍,淘宝的开店实名制目前有18道审核程序,在未来还将逐渐开发人脸和声纹特征数据库。“通过认证环节的照片,可以进行人脸识别;声纹识别更狠,你打个电话来,我就知道你是不是当初开店的那个人。” 输出数据 未来可能公布假货地图 毋庸置疑,未来售假制假的手段变得更加复杂和隐蔽,但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抓住制假售假的源头,不断升级阿里巴巴的打假模型,科学高效地打假,就能还消费者一个安全、透明的网购环境。 邵晓锋表示,互联网和电商平台本身是不产生假货的,假货问题的根源在于线下。为了更加有力的为各级政府部门输送精准的打假信息,阿里巴巴基于网友举报、权利人投诉等多维度信息,不排除在将来发布“全国线下假货分布及流通地图”,全面客观的展现线下假货分布情况,并对重点区域、类目等信息进行注明。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欧阳日辉认为,电子商务超越时空将生产者、物流供应商和消费者整合在同一平台上,网购加快了全国市场一体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提高了商品流通效率,增加了消费者福利。电子商务平台的完善,可以在全国范围内监控和跟踪假货流通的过程,为监管部门在生产和流通环节追溯假货提供便利。 “感谢以往和阿里巴巴携手打假的消费者、卖家、品牌商、权利人、第三方检测机构,以及公安、质监、知识产权局和版署等政府部门,正是这些政府部门的开放包容,和我们共同形成政企合作的机制,为全社会打假树立了一个新标杆。”邵晓锋说,他同时表示,欢迎那些尚未跟阿里巴巴建立合作机制的机构和部门加入到这个生态体系。不排除阿里巴巴未来有一天公布全国假货地图,输出线下假货制造流通路径数据给相关合作部门,并且跟各地政府一起寻求帮助假货制造商转型的治理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