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检,本是工商部门监督市场动向的一种常规手段,孰料,国家工商总局在1月23日公布的去年下半年网络交易商品定向监测结果,竟引来淘宝网的强烈反应。这份监测结果显示,在抽检的样品中,正品率不到六成,最低的淘宝网更是只有37.25%。
面对如此数据,淘宝“不干了”。27日,淘宝以一个“淘宝小二”的口吻发出公开信,对此次监测中的抽样方法等提出质疑,认为监测结果有误,网络监管司司长刘红亮是在“吹黑哨”。此后又发出长篇微博,称自己也是假货受害者,还做了大量工作打假。 另一边,国家工商总局除了回应淘宝的几项质疑,在官网贴出文章《关于对阿里巴巴集团进行行政指导工作情况的白皮书》,直指阿里巴巴集团存在五大问题。这份白皮书的基础是去年7月16日召开的行政指导座谈会,当初为了不影响阿里系上市前的工作进展,该座谈会以内部封闭的形式进行。 售假,一直是网络交易的一个顽症,而打假,理应是监管部门、企业、消费者共同努力的方向。企业和监管部门疲于打口水仗,显然不是健康的现象。国家工商总局对网络交易平台上的售假状况进行监测,是再正常不过的监管行为,当然,具体监测方式不是不能讨论,企业也有权利通过正当程序进行申诉,但淘宝在质疑监管部门的同时,对于消费者最为关注的淘宝自身的售假问题,却暧昧含糊,避重就轻。而点名网监司司长,硬是给本该正常进行的企业与监管部门的对话,掺入了“私人恩怨”的味道,也有转移公众视线之嫌。淘宝接连发出的公开信、长微博,与其说是为了厘清事实,不如说是为了修补企业形象而进行的一次公关行为。 国家工商总局的作为,也不是无可指摘。那份白皮书的公布,似乎是为了证明阿里巴巴的问题早已存在,然而,主体准入把关不严、对商品信息审查不力、销售行为管理混乱、信用评价存有缺陷、内部工作人员管控不严这些问题,更应及时告知消费者和投资者。为了“不影响阿里系上市前的工作进展”而迟迟不予公布,不是负责任的态度和做法,也暴露出市场监管不力的现状。 网络交易的特点,给售假行为提供了一些方便,打假也确实需要线上线下、有关各方协同行动才能见真效。但网络交易平台在打假上也有自己的技术优势。就像实体商场要对入驻商家的售假行为负责一样,淘宝不能一碰上监管就满腹委屈,摆出受害者姿态。毕竟最大的受害者,始终都是消费者。监管部门最需要做的,也不是证明自己的监管正当性,而是提高监管效率,与企业共同找出联动打假的良性模式。如果各方以自省不足为先,是消费者之幸;如果以打赢嘴仗为先,只会让看似旁观实则关乎切身利益的消费者无所适从,最大的输家,也只会是国内的网络交易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