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马亮:实际上,职业打假人的出现已经不是一朝一夕了,过去一二十年的时间里,我们都能看到职业打假人的身影,也要注意他们所具有的“两面性”。像这起事件来看,毫无疑问,职业打假人发现了问题,也很快推动了市场监管部门的改进,也让各个方面去关注到“鬼秤”问题的解决,我觉得是起了一个比较好的作用。
我们也能看到其他一些职业打假人,在市场中发现问题、伸张正义,在惩恶扬善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另一方面,需要注意的是,一些职业打假人在职业化的过程中,可能也会成为一些势力的帮凶。你比如有的职业打假人,可能会挟一些涉事商户,进行敲诈勒索。类似行为其实是偏离了职业打假人应该去发挥的作用。所以我觉得在职业打假人的发展方面,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去关注他们是不是真的去“打假”,而不是“假打”,或者说是“作假”,是不是在这过程中把打假变成一种牟取暴利的手段,甚至是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这样的话,可能就偏离了我们对职业打假人的期待,而且可能会带来很多新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