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打假博主大家并不陌生,“B太”“猛哥猛说”“狂飙兄弟”等都是近年火起来的职业打假人。他们主要是针对市场内的小商小贩,涉及的也主要是缺斤短两现象,还有一些针对产品的质量问题。打假的方式都较为激烈,一般都伴随着叫嚷等场面,要么是逼迫摊主砸秤,或将其“挂”到网上施压,这样的打假也被称为“咆哮式打假”。
狂飙兄弟(戴白帽者)一行人来到济南某二手车商处“打假”的场景。
近日,新京报刊发了深度报道《“打假博主”被打假:网络维权是一门怎样的生意?》起底打假博主存在的争议以及面临的现实困境等。打假博主作为市场监管一股特殊的力量,因其背负大流量可以让假冒伪劣、缺斤短两等问题迅速曝光,确实在维护消费者权益,规范消费市场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像具有较大知名度的网红博主“B太”就和部分地方的市场监管部门联合打假,助力当地市场监管工作。但是,也要看到,在商业、流量、市场等因素驱使下,打假人能否坚守本心专注打假,会不会挟带私人情感,又或者说是否存在恶意打假,这些问题都很难说清楚,成为打假博主这一行业存在的监管盲区。例如,曾在连云港鬼秤事件中成名的“狂飙兄弟”就因为发布视频称某车行出售的二手车辆疑为重大事故车,后经第三方鉴定,该车辆非重大事故车,于是有网友质疑其刻意打假。也有打假博主获得一定的知名度后走上直播带货反被打假。
打假博主拿捏了消费者与商家的天然矛盾,又通过所谓“正义”的做法,调动公众情绪,自然也就成了市场里的“判官”,获得了大众的支持。但是,打假博主说到底是一个需要公心支撑,对个人道德、法律底线要求很高的职业。面对流量和金钱,又有多少人能守住底线呢?在新京报的报道中,有博主提到打假赛道的流量变现难如登天,而且打假主播接连翻车,也会影响整条赛道的形象,从而拉低赛道的商业价值。换句话说,没有严格的准入门槛以及一定的规范,很多人为了利益走入打假行业,利益驱使把路走窄了,让真正的良心打假人无路可走。这也是当下打假行业发展面临的困境。
从市场监管的角度来看,打假博主一定程度弥补了市场监管工作中的不足,在互联网时代,打假人曝光更快、影响更大,对商家而言震慑也更明显。可是从另外的角度来看,良莠不齐的打假人,到底是心怀鬼胎还是为民服务,也让市场监管部门真假难辨,不负责任的打假,搅乱了消费市场环境,造成消费者和商家对立。打假博主是一把双刃剑,坚守本心能成为消费者维权卫士,流量至上只会影响营商环境。
提高打假博主准入门槛,规范打假行业,从客观来说并不容易,既没有相关法律的支撑,平台监管也难以甄别。目前来看,较为有效的办法就是像采访时一位博主建议“坚持做到盈利,打假博主才不会为了点蝇头小利屈服于商家,打假视频才能客观。”如何盈利、盈利多少,这样的问题又落在平台身上。当然,打假博主这条赛道如何走好、真正为市场监管服务,有关部门不妨也多思考。
归根到底,规范市场行为,维护消费者利益,督促商家诚信经营,市场监管部门才是主要责任人,打假博主只能作为补充力量。因此,市场监管部门必须拿出自己的责任和担当,以最靠谱的“打假人”身份,切实维护好消费者利益,营造一个良好的消费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