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草,在中国股票市场可以说已经是一个知名人物。多年来,这个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的普通教师,顶住了种种压力,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从上市公司公布的公开财物数据中寻找问题,揭露出了一大批涉嫌财务造假的公司。有报道称,夏草在其推出的新著中,提供了《涉嫌逃避追加对价上市公司》和2009年度《涉嫌报表粉饰上市公司》两份榜单。与此同时,一份年度十大IPO(新股发行)造假公司的榜单也正在准备中。
但是,夏草的打假行动尽管一直在坚持,却显得有点孤独。当他刚开始利用个人博客作为打假阵地时,曾经引起过一些被点名的上市公司重视,他们或者找夏草沟通,或者扬言要把他告上法庭。但时至今日,尽管夏草打假的规模似乎更大,但即使是被点到的上市公司,也根本不把他当一回事。
这是为什么?答案很简单,他只是一个研究者,没有对上市公司的监管权,当然也不具备对上市公司的约束力。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他们面对夏草提出的疑问,由于专业知识的缺乏,一时之间难辨真假,因此,投资者期待市场监管部门能够拿出一个权威的说法。但是,我们看到的现实却是,夏草的每一个报告出炉,都没能引起监管部门的认真回应。由于监管部门的置若罔闻,那些面对质疑曾经“心慌意乱”的上市公司很快镇定了下来。前不久,一家新股发行企业的老总针对夏草提出的疑问,振振有词地回答:“既然证监会批准我们上市,就证明我们是没有问题的。”
在我国目前的证券市场监管体系中,对于上市公司发布信息的真伪,还未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管机制。财务报告的审计权交给了会计师,但是会计师又是由上市公司出钱聘请的,这种制度很容易使双方达成利益共谋,从而共同制造侵害投资者利益的陷阱。因此,市场需要有像夏草这样,与上市公司不存在利益关系的独立研究者,他们应该成为市场监管的重要组成部分。回顾以往揭露的一些造假公司,如蓝田、银广夏等,也都是由独立研究者首先发现问题,才最终使其原形毕露的。但是,像夏草这样的研究者,毕竟又不是市场的执法者,如果他们的打假行动得不到市场监管部门的有效配合,新股“闭门”发行不接受审核,那么,独立研究者的打假行动就起不到应有的效果。这对造假者无疑是一种放纵,市场监管的效力将大打折扣。
另外,夏草所做的工作,毕竟是个人行为,有可能出现失误,由监管部门进行调查,也是对上市公司的负责。而在监管部门展开调查之时,这些公司的股票是否需要停牌,包括其新股发行是否应该暂时停下来,也是一个需要认真讨论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