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产品同质化趋势加剧,橱柜行业的“打假”官司可谓此起彼伏。其实在各大展会上辗转,“孪生”橱柜的身影频现,即使是被同行指认仿冒,但究竟是谁抄袭了谁的设计创意,企业也是有口难言。 橱柜行业打假难 企业维权成本高 “打假”标准难以落实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在国内市场上,有5%的商品是假货,假冒商品总量在1600亿元-2000亿元,造成的国家税收流失近300亿元,而且这个数字可能还会上升。 橱柜企业已经渐渐有了将产品的外观设计申请为核心知识产权的意识,但是抄袭评判标准的执行往往难以落实。活跃于全国各地的家居建材展,参展商之间为产品仿冒发生争执的案例不胜枚举。 在去年9月上海国际家具展览会上,北京厂商在展会开幕首日向上海家居展会组委会相关部门提交了维权申请,称参展的另一家家具企业旗下品牌的几款家具涉嫌侵犯自己的外观设计专利权。次日,在经过5个小时的论证和比对后,业内专家指出,双方的产品在外观和线条等细节方面有多处不同,且同时都具备专利证书。于是,该家具展知识产权维权律师认定,抄袭行为不成立。 作为重要的家居消费产业之一,橱柜产业也受到“山寨”产品的巨大影响。在家居市场,很多橱柜的款式、设计、材质大都大同小异,没有太大差别。很多不同品牌的橱柜产品外观相似度极高,甚至难以区分。而“山寨”不仅仅会出现在大型企业身上,很多中小型企业的原创设计也被仿冒。 维权成本高获赔低 中国橱柜行业快速发展,但是由于设计人员少、研发投入低、维权成本高,导致橱柜行业抄袭现象比较普遍。目前,国内的原创设计刚刚起步,由于产品的技术研发和外观设计往往需要很高的成本和较长的周期,而在市场中的表现也是未知的,企业不愿意投更多的钱去进行创新,更不愿意自行研发技术、设计外观弹眼落睛的产品,而情愿走捷径或者直接采用别人的专利,从而导致产品同质化、抄袭等情况时有发生,很多大型家居企业也很无奈。由于维权成本高,正牌企业往往无力维权。 据相关法律人士透露,由于橱柜企业专利官司一般只涉及知识产权侵权,即使胜诉赔偿金额也不高,而且时间跨度较大。现在有些正牌企业花费巨资调查侵权行为,而官司打赢了只得到几千元的赔偿。因此,很多橱柜企业在面对侵权行为显得很无奈。即使想要维权,当面对维权的巨大困难时,大部分企业也只能选择了避让。 橱柜的研发设计是有相当成本的,山寨橱柜的低售价建立在其他品牌辛苦研发和实验基础上,这种坐享其成的不正当竞争手段令人深恶痛绝,更成为中国橱柜产品原创设计之路上的“隐形杀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