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日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宣布官方将以更公平透明手段,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和侵犯知识产权行为。会议明确,要把假冒侵权行政处罚案件信息公开作为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内容。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资料图 假冒侵权之所以屡禁不止,重要原因之一便是违法收益与潜在成本之间的不匹配。部分企业被查后一罚了事,一些不法企业因是当地纳税大户甚至还受到地方政府官员或明或暗的庇佑,监督的不透明为企业不法行为撑起了保护伞,导致了“劣币驱逐良币”怪象时有发生,甚至滋生了腐败等乱象。 有鉴于此,2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罚劣是为了奖优,“要让恶意造假制劣特别是损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违法者付出高昂代价”。 “解渴”的言辞远比不上得力的举措。官方明确,“要把假冒侵权行政处罚案件信息公开作为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内容。除涉及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外,适用一般程序查办的假冒侵权行政处罚案件信息应当主动公开。”此举一旦推行,所有触及法律和道德底线的商家将彻底曝露在阳光下,通往公平竞争市场秩序之路的“积雪”,也将在阳光下逐渐消融。 更使人眼前一亮的是,会议提出,将行政处罚案件信息纳入社会征信体系,使假冒侵权者因信用不良“处处受限”。在社会信用体系日渐成型的当下,这一举措犹如杀手锏,相较于一交了事的罚金,将对相关企业形成更为强大的威慑。 鉴于政府信息公开在推进过程中遭遇的阳奉阴违及敷衍塞责等现象,会议明确,对不履行信息公开义务、不及时公开或更新信息内容、违规收取费用等行为,要坚决纠正并严肃问责。这必将对政府机关构成压力,促其加强信息公开的力度,落实打击假冒侵权的实效。 更为重要的是,虽然中国打击假冒侵权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普通民众对于抵制假冒伪劣商品及侵权盗版的意识依然薄弱。将公平透明的阳光引入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和侵犯知识产权行动中,有利于普及全社会提升抵制假冒伪劣、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增强企业运用知识产权制度的能力,从而从根本上铲除滋生制假售假侵权的土壤,促进中国市场经济进一步走向成熟完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