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云冠”冰糖橙的总产量,大约有9000多吨,虽然昨天才全国统一上市,但据说,早就预售出去了相当一部分。云冠,如果说这个名字还有许多消费者一时反应不过来的话,那么,它的另外一个名字可以说几乎家喻户晓——“褚橙”,也就是昔日“烟王”褚时健二次创业种出的橙子。
为了迎接今年的上市季,褚橙公司的“打假专员”岳磊又在昆明跑了近一周,这是他几乎每年都在参与做的一件事情。他说,以往总是碰壁,相关部门要求他先取好证据,再去举报或报案,这次,执法人员则声称:只要完善举报手续,就可以和他一起去查处涉嫌假冒褚橙的企业。其间态度的变化,他觉得大概是因为褚时健二次创业的励志故事越来越广为人知,“励志橙”本身的品质也越来越深入人心。 或许正是因为这样,假冒褚橙才更加遍地开花。而不管是褚橙,还是其他任何一种商品,想要切实有效地打假,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放弃的希望 打假者左右为难的心态,折射出打假行动的尴尬 是立即赶回玉溪新平和同事们一起张罗褚橙上市的事儿?还是留在昆明跟工商部门一起去打假?11月3日下午5点多,从官渡区工商行政管理局出来,岳磊站在车流攒动的老民航路街头,有些踌躇。 岳磊供职于新平金泰果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泰公司),这便是江湖传说中的“褚时健二次创业的公司”,法定代表人由禇老的老伴马静芬担任。这次到昆明,岳磊肩负的使命依然是打假。褚橙即将全国统一上市,上市之前专门来一轮打假,或许,能起到一点“敲山震虎”的作用?金泰公司怀有这样一种美好的期望。 上周连续几天,岳磊都在东站附近做“暗访”,之前,金泰公司接到多名褚橙经销商提供的线索,说这一带已有假冒褚橙销售多日,一家专门为假冒褚橙提供包装服务的公司也在这附近。 “我都去看了,第一个情况很明显,我们还没上市呢,怎么可能就有 褚橙 卖了?”岳磊说,第二个情况不敢确认,因为他并未撞见正在包装假冒褚橙的场面。 对于褚橙经销商提供的“情报”,他觉得应该靠谱。虽然很肯定这点,但在考虑找相关部门举报或报案时,他还是有所犹豫,“当然该报,但这些年来的经验是,报了多半也没用。” 经请示金泰公司相关老总,11月3日午后,岳磊带着金泰公司“云冠”商标权及外观专利证书及公司对自己的委托授权书等相关材料,前往官渡区工商局商标广告科。 听说褚橙5日才全国统一上市,一位刘姓工作人员当即表示有些惊讶,说自己这两天就买过褚橙,没想到竟然都是假的。王副科长则称,近年来,但凡褚橙上市,她和家人、同事都会经常购买,不过一般都会注意是否假冒的问题,专门到附近的一些授权专卖点去买。 岳磊提供了自己所掌握的线索,请求工商部门前去查处。按照他以及常人的逻辑,金泰公司的褚橙既然尚未上市,那么,市场里所有的“褚橙”便自然是假冒,无需证明,立即查处即可;王副科长则指出了执法的尴尬所在:何为“褚橙”,其各种成分含量及品种并无国标或法定标准,怎么才能认定哪个才是真正的褚橙,哪个又是冒牌的假褚橙? “你无法证明别人的橙子不是褚橙,对吧?”在一番分析之后,这位副科长表态:只能按涉嫌商标权侵权来处理。如果当事人自己有确切线索,踩好了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以把情况通报给相关辖区的工商分局,让执法人员跟着当事人去看,去查处。 由于举报材料及授权委托书不符合具体规范,金泰公司代表被要求回去加以规范和完善,然后重新再来举报。 岳磊感觉自己本次的打假行动似乎看到了希望。但几分钟后,他放弃了这份希望。因为,刚走出官渡区工商局,他接到公司急令返回的电话,两天后便是褚橙全国统一上市的日子,这个节骨眼儿上,打假似乎已变得不再那么急迫。 协商与“收编” 早期,销售假冒褚橙的利润空间并不大,打假显得很简单 在汇报情况后,岳磊奉命赶回玉溪新平。眼看打假即将展开,金泰公司何以如此反复、如此纠结? 金泰公司注册成立于2003年6月,彼时,获保外就医的褚时健刚和老伴马静芬一起承包荒山不久,2400亩橙树正绽放新芽。作为果农的禇老,无疑是毫无经验的新人,却以难以想象的智慧和毅力,攻克了种植过程中的大量技术难题,到第七个年头时,方步入了正轨。就在当年,“云冠”褚橙被确定为云南省著名商标,禇老还清了1000万元左右的二次创业负债。 老两口的分工一直非常明晰,禇老管技术和生产,作为公司法定代表人的老伴马静芬则管销售。 作为公司具体负责销售的销售总监,王迁印象中,2009年是褚橙和金泰公司发展史上一个跨越式的重要年份,利好的因素是禇老不再负债前行,不好的另一面则是开始了被假冒褚橙所困扰的历程,“之前就有,那年起就比较多了。” “那时,我们实际上还没做过任何宣传或营销,但 褚时健种的橙子 已不胫而走,为许多消费者所知晓和接受。”王迁记得,当年的产量不足3000吨,供不应求的趋势已逐渐呈现,于是,不知何时,“王冠”、“新冠”等名字和包装与“云冠”都很接近的牌子陆续出现在了市场里,“就像 康帅博 与康师傅一样,不仔细看很难察觉。” “那时,我们早就申请过商标了,外包装专利也握在手里,但应该承认,保护的意识还不是很浓。”岳磊回忆参与处理的经历,说就是找到卖“王冠”、“新冠”橙子的那些商家,比较客气地提出要求,让他们不要继续再卖容易让消费者误认为褚橙的橙子,尤其是不要在同一个市场或同一片区内这么做。 “我们那时的价格大概40~50元一箱(5公斤),每公斤只比同类鲜果略贵一两元钱,利润空间并不大。同样,拿其他橙子来冒充我们,明知违法的行为,折腾下来利益空间也不会太大。可能正是因为这样,在我们和那些仿冒者多次协商后,他们就改了。” 岳磊说,如今想想,这便是褚橙打假最早的一段故事,或者说是打假的雏形,轻松又简单,“简直都没经过工商部门,我们自己就搞定了。那些被我们 打 的对象,一般都比较配合,渐渐就开始卖我们的褚橙了,等于被 收编 了。” 到2011年,褚橙产量已达近8000吨,产值约3548万元。与此同时,褚橙被仿冒的情况也越来越严重,而且,原本集中在每年10月底或11月初至次年1月底或2月初上市季的假褚橙,竟然开始出现在了春夏两季的鲜果市场,相应的,打假也就更难。 “奇特的逻辑” 随着褚橙几乎家喻户晓,打假形势愈加复杂 如今,在许多消费者的印象中,专注于生鲜食品的本来生活网与褚橙之间,有着一种特别密切的关联。这家新兴电商平台2012年首次的闪亮登场,便是对于褚橙的营销,业界普遍认为,褚橙从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一个区域性鲜果品牌,到跃升为几乎全国家喻户晓的该领域第一品牌,即为此役之功。 “我们和褚橙,是双赢。”本来生活网副总裁贾明坦承。 水涨船高的是,假冒现象也随着褚橙知名度的飙升而愈演愈烈。 就在这一年快要过年的2月份,褚橙已经下市,但玉溪市内的某处年货街上还堆满了“褚橙”。岳磊代表公司向当地工商部门举报,执法队伍立即前往查看,发现量非常大,大约有四五千箱,20余吨。 至今,岳磊仍非常清晰地记得现场的这番对话—— 工商人员向商家:“你们被举报卖的是假褚橙。” 商家答:“谁说是假的?谁能证明?” 工商人员问举报方即带路的岳磊:“你们怎么证明他卖的是假的?” 猛然掉进这个“三角关系”中的岳磊,当时竟愣了一会儿,说:“我们褚橙已经下市了,卖完了,没有了,他这当然就是假的了。还需要什么证明?” 在岳磊看来,这是一种“奇特的逻辑”,而几乎每一次,它都会出现在打假的前半段,让他或公司经常被临时抽调来负责某次具体打假的人哭笑不得。玉溪年货街的这次,最终以数千个包装箱被没收而收场,连款也没有罚,因为这些箱子的构成情况也比较复杂,一部分是真的褚橙包装箱,只是旧而已,属去年回收重复使用,一部分涉嫌是非法印刷制作的,尚需鉴定…… 局面尴尬。但是,在褚橙的“打假史”中,这算“最成功”的一次。 至今,在几乎每一个褚橙生产的环节上,几乎每一个细节,褚时健都喜欢亲力亲为,尽管已86岁高龄。但金泰公司销售总监王迁说,禇老心里有数,却从不过问具体的打假事务,或许,是因为实在太无奈。这些事情,他们一般也不会向老两口汇报,一直无奈着,却又一直在坚持着。 有一次,马静芬老太太实在憋不住了,亲自跑到昆明来打了一次假。 当时,工商部门执法人员根据老太太的举报,一起来到大观商业城的一家水果店。该店正在销售“金冠”牌冰糖橙,但在店里摆放了41个“云冠”即褚橙的包装盒。老太太认为,这是该店在故意误导消费者,让消费者误以为所卖的就是褚橙。店主则认为,自己不存在冒充了任何人的品牌,没有侵权。 这次打假,同样的不了了之。“我们的经验是,这种情况,店家一般都会指着褚橙的盒子,口头告诉消费者他们卖的就是褚橙,往往能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但还真很难认定就侵犯了我们的合法权益。”王迁无奈地说。 “箱子是真的” 晚报记者暗访发现,假褚橙早已抢先上市 假褚橙是否真如金泰公司相关人员所称那样猖獗?距褚橙全国统一上市还有6天的上周五,晚报记者在昆明市内进行了一番暗访调查。 记者首先走进昆明最大的农贸市场——篆新农贸市场,没有发现任何打着褚橙招牌的橙子。几名水果摊贩说,褚橙还要一周左右才会上市。 随后,记者来到昆明东站水果批发市场,发现多家水果店都有“褚橙”,而且都摆放在最显眼的位置。“这就是褚橙。”多位被询问的店家都这样毫不犹豫地回答。 在一家店铺门口,褚橙的包装箱一个叠一个摞起来,形成一面高近两米的“褚橙墙”,远远地就能看见。仔细查看,这些箱子外观上和往年记者自家购买的褚橙包装箱别无二致。 在另一家水果配送中心,颜色青黄相间的橙子摆了一堆,年轻的售货员热情介绍:“这是今年最早的一批褚橙,这种大号的一箱80元,有5公斤。” “听说褚橙还没上市啊。”记者佯装疑惑。 “大量上市要到11月5日左右,这一批是提前拿来试销售的,其他的都还在冷冻装箱。” 记者随便挑了一个“褚橙”,个头小不说,而且表皮布满难看的花纹,摸起来也坑坑洼洼。 “这个是专门的有花纹的橙子,看着不好,但不影响口感。”售货员立即解释。 记者称要买上百箱作会议礼品,对方非常高兴,表示要多少都有。见其并无戒备,记者又说:“我们今年预算没太多,能不能提供是褚橙包装但更便宜的橙子呢?” 售货员一听就笑了,“这个就更没问题了,悄悄跟你说,我们现在卖的其实是高仿,并非褚橙,但谁吃得出来?” 记者流露惊讶,“听说褚橙包装箱都有二维码,要是有客人有心拿手机扫描一下,那不就露馅儿了?” “这个你们放心,我们连二维码也可以一起提供。” 记者称需要回去向领导请示才能确定。售货员仍继续说:“现在这个市场里卖的都不是真的褚橙,但箱子都是真的。”一边说,还一边派发名片。 离开东站水果批发市场,记者又来到金马正昌果品批发市场,有读者举报市场旁有家包装厂把别的橙子装进褚橙的包装箱销售。记者找到了这家厂,见有三四名中年妇女正在给满地的橙子打包封箱。在仓库的角落,堆放着许多褚橙包装箱,看上去应该都是新的。 记者称有大量橙子,是否可以帮忙打包,一老板模样的中年男子说当然可以。随即,记者指着不远处那些褚橙箱子,问如果想用褚橙箱子来包装其他橙子有没有问题?对方也立即答应,并说:“褚橙的话,连箱子带包装,我一箱收你7元钱。” 记者随后检索获知,东站及金马附近可谓假褚橙泛滥“重灾区”,今年1月间,就曾被多家媒体曝光。 “在被假冒这件事儿上,褚橙惨得像茅台一样,市场上绝大部分都是假货。”金泰公司最新一轮打假负责人岳磊说。 取证和执法 法律有相关规定,打假和维权为何仍然艰难? 已被告知完善举报材料即可受理的本轮打假,最终被放弃,岳磊显得有些垂头丧气。官渡区工商局的热情,似乎让他觉得有点不习惯,“有几次在别处举报,人家要我先拿出被人侵权仿冒的证据,才肯出动去查。” 去年下半年,金泰公司得到经销商提供线索,前往昆明城郊某家印刷厂打假。岳磊假称联系印刷业务,但还是未被允许进入工厂,“干违法勾当的人,警惕性都很高。难道我可能强行冲进去吗?即便冲进去,对方当时并未在生产我们的商标和包装箱,那又该如何收场?”根据他的说法,他向有关部门举报后,被要求自己先取证。 “取证的义务和权力,在执法部门。”云南省知识产权保护协会会长、云南刘胡乐律师事务所律师张倩告诉晚报记者:当事人或任何知情公民向工商行政部门举报商标侵权线索,不负有任何举证的义务,工商部门在接到举报后,应及时进行取证、查处。 “具体到褚橙打假的情况来说,只要生产者拿不出褚橙商标持有人的授权书,侵权行为便构成。”张倩说,根据《商标法》相关条款,处罚办法如下:第一、没收所有侵权产品及主要生产设备;第二、可以查造假者的账,计算出因造假行为而获得或可能获得的违法收入,如果在5万元以内,按最高不超过25万元处以罚金,如果超过5万元,则按5倍处罚。同时,如果侵权产品金额达到了5万元,则构成刑事犯罪,可向公安的经济犯罪侦查部门报案。 何为真正的褚橙?究竟该如何认定?这个接受举报时官渡区商标广告科王副科长也感到困惑的问题,更是金泰公司打假时经常遭遇的难题。“每当被造假者理直气壮质问 你怎么证明我卖的就不是褚橙 时,我都有点哭笑不得。”岳磊说。 关于这个问题,张倩律师指出:“云冠”商标持有人可出具鉴定书,对某个橙子是否褚橙进行认定,此类侵权纠纷中针对产品本身的鉴定权,属于商标持有人。“比如可口可乐打假,只要他们自己鉴定侵权产品是假冒的,执法部门就会据此进行认定。” 对于褚橙这些年来曲折的打假历程,销售总监王迁表示:虽然很艰辛,且成效甚微,但金泰公司肯定会坚持下去,而且会尽可能地更加规范,严格按照法律上可行的维权路径去走。 “目前,我们只能提醒广大消费者,为免买到假冒褚橙,尽可能到我们授权的经销点去购买,在昆明,这样的经销点有288家。同时,每个褚橙包装箱上都有二维码,消费者扫描即可跳转到我们的官网去印证该箱褚橙是否真品。”王迁苦笑了一下,口气一转:“不过,我们的二维码现在也经常被仿冒。” “线下销售的假褚橙数量巨大,现在,线上的假货也越来越多。打假难的问题,恐怕我们电商也无法置身事外。”谈及褚橙打假的困境,本来生活网副总裁贾明如是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