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淘宝“店小二”公开叫板工商总局的消息,成为各大财经网站的热点。对于淘宝网被指责卖假货的问题,当事双方短兵相接。事件缘起于1月23日工商总局公布的一份检测结果,该结果显示在2014年下半年网络交易商品定向抽样监测中,淘宝网的正品率最低,仅为37.25%。这无异于给淘宝网来了“当头一棒”。在27日上午,淘宝官方微博以“一位80后淘宝网运营小二”的口吻发出了一份公开信进行反驳,质疑这份报告不仅抽样太少、逻辑混乱,还存在程序违规问题,并直言“避免黑哨对市场无比重要”。随后工商总局又发布“红盾网剑专项行动”十大典型案例和《关于对阿里巴巴集团进行行政指导工作情况的白皮书》,在这份白皮书中,工商总局直指阿里系网络交易平台5个方面19个问题,并公开了约半年前对阿里巴巴集团提出的六项工作要求。
随着事件愈演愈烈,各大财经媒体也纷纷密切关注并报道此事,在网络上出现了两种声音。一种是站在政府这边,认为当前电商确实存在诸多问题,且淘宝网卖假货证据确凿,甚至还有网友贴出了销售假货网店的截图,声讨淘宝网只顾赚钱不管质量;另一种声音是为淘宝网喊冤,认为淘宝网作为全国最大的电商平台,不能因为出现个别不良商家就把矛头对准淘宝网,作为电子商务最直接的管理部门,工商总局也难辞其咎。 纵观此次对战,双方“交火”并不能解决问题,各执一词也是片面之举。淘宝网卖假货的确不应该,但是工商总局的做法也似有欠妥。工商总局的抽样监测方法就引起部分业内专家的质疑,若抽查只能使用特定的对象,其结果则不具有代表性和科学性。工商总局的目标是为了打击假货,可以采取与淘宝网等平台联手合作,共同整治制假、售假的行为,何必向网络平台咄咄问责,应采取更为合理的方式推进。 另一方面,淘宝网假货问题与其说是企业单方面的问题,不如说是网络空间的公共管理问题。淘宝网当然应该承担平台相应的责任,通过技术手段、大数据以及网民投诉等措施,与相关政府部门携手合作,最大程度降低假货问题。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政府职能部门也应及时伸出“有形的手”来维护市场的正常运行,比如工商部门与电商平台进行良好的沟通,紧密合作,共同打击假货,共同维护网络经济秩序。 出现了问题,不积极妥善解决,而是利害相关的双方互相指责,不正视自身的问题,实在不应该。若一定分出是非,则应各打五十大板自省。电商所面临的问题,既是极具代表性的线下问题,也有互联网时代的特性。电商业规范化发展,既应成为行业内外的共识,也是企业、政府和社会共同的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