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打假的“江湖”水有多深,估计没几人领略过。从媒体曝光的相关信息人们或可略窥一二:他们鲜以真面目示人,或就是与你擦肩而过的路人甲;他们精通法规与索赔技巧,不避讳“逐利”的初衷。他们有人坐拥豪宅出入豪车,也有人被无情淘汰。有的专业打假公司年入数千万元,而收钱噤声也成为行内通行的潜规则……
自当年22岁的小伙王海拉起“职业打假”的旗号,满打满算,中国民间的职业打假历史也不过20年。但短短时间,打假已蔚然成为“新兴产业”,并已公司化运作,有人还仗着打假步入“豪门”,这确实让人匪夷所思。但也不必大惊小怪,说到底它是社会的产物,映衬出的是当下消费市场假冒伪劣较为严重的实情。
正由于此,人们对于打假可说是众口一词地支持。即便民间职业打假人凭“索赔”获利甚丰,有了豪车豪宅,但那可算是“职业报酬”,公众也能理解。但是,若打假人收了钱就闭嘴,对假冒伪劣装作没看见,你又会怎么看?还会是职业打假的铁杆粉丝吗?
显然,“收钱噤声”式打假已让公众心目中的正义之举变得有了异味。不错,法律支持打假,“退一赔三”的索赔条款,既体现了对假冒伪劣行为的惩罚,也在一定程度上鼓励消费者勇于索赔,让人人都成为市场监督者。但是,假如有人把这种赔偿机制变成纯粹的利益交换,给钱就息事宁人,其打假祛邪扶正的本义也就荡然无存了。
或有人觉得,“收钱噤声”增加了造假成本,由此而论,这种行为也并非只有负面效用。但是,对那些获取高额利润的造假者而言,这种成本又算得了什么?最终,羊毛出在羊身上,还得消费者埋单。而且,专注于知假买假并“收钱噤声”,又与黑吃黑的敲诈勒索有何区别?在造假者看来,那就是花钱交了“保护费”,从此或就相安无事,或愈发地肆无忌惮。
当职业打假人明知违法却不是主动曝光制止,而是一味地借打假生财牟利,只要对方肯出血就放其一马,任其胡作非为,事实上就是与造假者同流合污了。说重一点,已然与“共犯”无异了。
当假冒伪劣的情况较为严重时,职业打假作为市场净化者的角色定位当不可否认。而且,至今人们对出现更多的职业或非职业打假者仍抱以期许目光。民间打假对消费市场不可或缺。
但从目前的演变来看,民间打假有其先天局限,且极易走向灰色地带。对此,既需法律法规的及时跟进,更需要政府监管部门有更大作为。民间打假之所以能成为新的职业,其实也映照出政府监管主力军的不给力,因此,打假还需官方与民间的共同发力。由此,才能真正撑起消费市场的洁净蓝天。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账号
×
手机扫码浏览
|